健康讯 全球首个男性避孕针剂通过临床试验,半年后或开始量产 11月20日,据报印度时报道,印度注射型男性避孕药已完成临床试验,正在等待印度药品管理局获批。这种药叫做RISUG,采用注射的形式,打到输精管,有效期13年,有303人参加了第三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为97.3%,无副作用报告。(中国经济周刊) 乐普医疗全球第一款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近日,乐普医疗全球第一款生物可吸收支架公开亮相。据悉,该支架植入人体3年左右,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被人体完全吸收,并同样具有疏通堵塞血管,支撑狭窄血管的功能,实现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这款支架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可吸收支架。 (医疗器械创新网)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5%左右的癌症死亡与吸烟有关 11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召开主题为“让科学警醒吸烟之害”的中国医学健康首场新闻发布会,有关专家透露一项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目前中国癌症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25%左右的癌症死亡与吸烟有关。(健康时报) 教育部发布《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 11月2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展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 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发育整体较好,但存在学生肥胖率、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的情况。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肥胖率为8.8%和9.7%,比2015年分别上升1.9个和2.2个百分点;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8.5%和68.8%,分别比2015年上升2.0个和3.5个百分点。(教育部官网) 药企动向
11月18日,汤臣倍健透露,双11期间,“汤臣倍健”品牌(含子品牌)全网累计销售额超2亿元。
11月19日,扬子江药业集团申报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一致性评价项目已呈送受理和举报中心制证,审批结论为批准补充,成为该品种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11月20日,湖南迪诺按照新4类提交的「阿托伐他汀钙片」上市申请获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的抗肿瘤药「来那度胺胶囊」(商品名称「安显」)已获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增加 5 mg 及 10 mg 两个规格。
日前,石药集团发布2019年三季报。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7.61亿元,同比增长27.5%;
近日,石家庄以岭药业发布公告,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的议案》,斥资50.34亿元投资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
药界之声 国家市场总局发文,举报药店最高200万 11月19日,国家市场总局印发了关于《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的《意见稿》大幅提高了举报药店卖假药、劣药等重大违法行为的奖励标准和奖励上限,最高可奖励200万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 11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为确保《疫苗管理法》12月1日有效施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这部征求意见稿,并要求于2019年12月17日前反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一轮省级带量采购时间确定,11省市或将执行一票制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明确,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试点25种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政策。 包括四川在内的11个省成为试点城市,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在这么多省份均要执行“一票制”,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商业公司的经营、结算模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AI财经社健识局) 11月18日,中国政府网转发通知,要求各省份在2019年12月底前制定出台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并公布,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建立重点药品监控机制。 自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首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以来,至今已有广西、湖北、浙江、安徽、新疆、山西等省份和部分城市,以及至少8家医疗机构跟进重点监控目录,被重点监控的品种增至193个。(健识局) 2019医保目录谈判结果有望月内公布 11月19日,国家医保局人士向媒体透露,业内高度关注的新一轮医保目录谈判已经结束,争取在11月份公布。这是药品进入医保价格谈判的第四次,也是品种规模最多的一次,据了解,此次有70多家企业参与。从已经流传出的部分谈判结果看:大幅降价仍是本次医保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证券日报) 药圈说 成都市抗癌协会呼吸肺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11月16日, 由川大华西医院牵头,成都多家综合性医院参与的“成都市抗癌协会呼吸肺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办第一届学术会议。肺癌的诊治从此会得到极大推动,成都由此将迎来一个“精准治疗时代”。(健康成都官微) 有消息指,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深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发生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健康管理、健康咨询(需经审批的诊疗活动除外);销售医疗器械I、II类、计算机、软件及复制设备。(财联社) 医药企业年内超550名高管离职 今年以来,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国内的知名上市药企,这些公司都开始频繁出现高管离职。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从2019年年初到11月13日期间,有552名高管离职。其离职的理由各有千秋,其中除了换届以外,由于个人原因离职的人数高达153人、属于工作调动的74人、辞职的有38人,正常退休的有21人。(投资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