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下令!连锁药店、门店之间不准相互调货;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中专学历可报考的最后一年|e周要闻

2020-06-10 00:00:00
分享:

药界之声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中专学历可报考的最后一年


中国人事考试网日前发布《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一文,对2020年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等作了详细规定。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中专生报考执业药师的系列问题,官方给予了明确回应。“中专学历”在“报考条件”中删除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成为中专学历报考收官之年,文中说明,“符合原人事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发〔1999〕34号)要求的中专学历人员,2020年12月31日前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有效期按原规定执行,各科目成绩有效期最迟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2020年是中专学历可以报考执业药师的最后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科目仅保留至2020年底,此外,根据《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考试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四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但由于上述规定,中专学历考生成绩有效期最迟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过了今年底,就属无效。这意味着,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报考执业药师的中专考生,必须在2020年12月31日前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否则成绩将无效,无法取得执业药师职业资格。(中国药店)


医保局下令!连锁药店,门店之间不准相互调货


连锁药店的一项操作被禁止了!医保局下令了,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之间不能相互调货。另外,同一老板的不同单体药店之间也不得相互调货。


为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医保部门不断在规范定点零售药店医药服务上加码。近日,为了切实保障基金安全,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源头治理,江苏省东台市医保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对部分医保定点药店药品购销管理进行集中约谈,重申药械采购、销售有关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医保销售行为。具体工作要求如下:第一,零售药店必须从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采购药品,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必须从总部购进药品,不得从总部以外的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采购药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之间不能相互调货;单体药店不能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采购药品;同一老板的不同单体药店之间不得相互调货。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零售药店要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上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第三,零售药店购进药品必须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货数量、购销价格、购(销)货日期等内容。第四,零售药店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销售环节严禁虚开药品、过期销售、重复销售,并做好医保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工作,提升药店扫码率与鉴核率。(今日药房)


注意!医药企业有这些行为的将会被纳入“黑名单”

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开展医药企业信用评级,分级处置失信违约行为,在暂停失信企业配送中标药品或医用耗材资格的同时,还将向社会公开披露失信信息等处置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包括但不限于医药商业贿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违反合同约定、扰乱采购秩序等违法违规、有悖诚信和公平竞争的行为。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医药企业(含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配送企业,下同)在定价、投标、履约、营销等过程中,通过目录清单所列行为进行不正当竞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将被纳入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信用评价范围。这也意味着,医药企业存在上述行为的,将会被列入“黑名单”。


同时,按照“来源可靠、条件清晰、程序严谨、操作严密”的要求,对医药企业实施信用评级,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情节、时效,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医药企业在本地招标采购市场的失信情况评定为一般、中等、严重、特别严重四个等级,每季度动态更新。


对于医药商业贿赂等失信行为,信用评级所依据的事实,以法院判决或执 法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为准。鼓励地方探索量化评分的信用评级方法,不断提升信用评级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另外,分级处置失信违约行为。集中采购机构根据医药企业信用评级,分别采取书面提醒告诫、向采购方提示风险信息、暂停该企业相关药品或医用耗材的投标挂网、暂停该企业配送中标药品或医用耗材资格、向社会公开披露失信信息等处置措施,压实医药企业失信违约责任。(今日药房)


医药代表备案制又进一步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就《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医药代表必须经过备案,备案信息须公示。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需要遵守卫生健康部门的有关规定,获得医疗机构同意后才能开展。


对药品上市许可人、医药代表的行为作出更加严格、具体的规范。包括:医药代表不得承担销售任务,收款和处理购销发票,参与统计医生个人开具的药品处方数量,以及对医疗机构内设置部门和个人直接提供捐款资助、赞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得鼓励、暗示医药代表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等。


这也是医药代表备案制自2017年底以来的第二次征求意见。


两版变化包括:医药代表的学历、经验要求交由企业自行设定;不再对医生接待代表作出规定;明确指定医药代表由中国药学会备案,并在企业或行业协会网站公示;以及将医药代表违规后脱产培训一个月,改为岗位培训等。


上述内容征求意见至6月19日,经过本次征求意见后,医药代表备案制预计也将切实落地。行业人士指出,这也是带量采购之后,又一对行业影响深刻的颠覆性改革措施。(健识局)


药企动向


国大药房上线“新服务”,覆盖超5000家门店

近日,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大药房)与饿了么在沪召开了“国大药房&饿了么战略合作研讨会议”。


国大药房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H股01099)的重点零售战略板块,2016年正式纳入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000028)运营管理。2018年7月与世界医药零售巨头沃博联强强联合,成为了国内医药零售行业内唯一的中外合资企业。


2018年,饿了么在全国率先推出“24小时24分钟极速送药”服务,覆盖范围将达全国500余座城市和700个县,都将可以享受到送药上门服务,药品范围也覆盖了从抗疫药品到日常用药的多个品类。


从2015年开始,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国大药房4000多家门店通过饿了么送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送药服务,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夜间购药需求,双方近期共同推进百家药店“24小时夜间送药服务”。双方在疫情期间共同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饿了么平台为北京市民提供口罩等物资。


本次战略协议签订后,双方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聚焦。饿了么将利用阿里本地生活的生态圈为国大药房进行赋能,国大药房将利用自身资源以及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协同集团工业资源等与阿里本地生活开展全方位线上及线下合作。双方将着力于消费者在饿了么医药平台享受更便捷、更满意的购药体验。(中国药店)


健康讯


二甲双胍陷入杂质风波,FDA建议企业全部召回,已有两家行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发布公告称,亚硝胺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在二甲双胍缓释剂中的含量不仅超标,还超过了试验机构可接受摄入量的上限。FDA建议5家生产企业召回,其中,Apotex Corp和Amneal Pharmaceuticals LLC两家公司已发布召回信息。


二级双胍,1957年问世,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权威用药,具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范的甲类降糖药物之一。


而NDMA是WHO2017年公布的2A类致癌物质,对肝肾有损伤。此前因含有此类杂质,缬沙坦、雷尼替丁等心血管、消化系统重磅药已经受到冲击。其中,华海药业因为缬沙坦不仅收入下滑、市值蒸发数十亿,还面临来自诺华的高达5亿元经济赔偿诉讼。(健识局)


药圈说


京东健康与卫材中国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老年群体医疗健康线上服务平台


2020年6月4日,京东健康与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卫材中国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将卫材在多种疾病治疗领域积累的国际经验、专业知识和创新医疗解决方案,与京东健康的医药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等优势业务充分结合,打造出业内首个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及生活服务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


双方将在简化就诊流程、医院医疗和医药流通链路延伸、线上线下联动的疾病教育、老年健康生态圈、公益项目等方面展开合作,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贴心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和更高效专业的解决方案,综合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E药经理人)


华为与同仁堂国际携手共建“智慧中医云服务”


日前,同仁堂国际与华为就“智慧云中医”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智慧医疗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包括智慧医疗和中医互联网医院业务中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在行业生态建设、市场拓展、解决方案等方面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在服务方向上,“智慧中医云服务平台” 汇集中医药智慧和力量,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为支撑,可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中医大健康服务、中医分级诊疗服务、中医科普宣教服务、中医健康数据服务、专科专病中数据研究与名医智慧传承服务等特色功能;同时,结合新冠肺炎防控需求,可提供中医疫情防控特色服务。


此次合作将在智慧云中医平台、智慧中医互联网医院平台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形成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双方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各取所长,形成合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层中医服务“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提供新科技支撑。(企业观察网 )